丹阳司徒:小小“ 鸡头米 ” 水乡致富果
白露一过,又到了芡实采收的季节,在江苏省丹阳市司徒镇固村村的百亩芡实种植基地,青葱翠绿的芡实铺满水面,层层叠叠,蔚为壮观。惠金堂父子穿着皮衩,正站在齐腰深的水塘中采摘芡实。
芡实,俗称“鸡头米”,不仅味道鲜美,更具有药用价值,是健脾益肾佳品,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、腰背膝痛等。“你别小看这芡实,市场行情一直很好,十分畅销。”惠金堂随手剥开一颗芡实,打开了话匣子。
今年64岁的惠金堂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人。在来固村村种植芡实之前,一直开着收割机跨区作业,辗转各地收割水稻和小麦。生活辛苦不说,一年有七八个月在外地,不着家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惠金堂在苏州收割水稻的时候,发现芡实种植产业很有前景。2015年,他带着创业的决心,最终在固村村承包了136亩地种植芡实。
芡实一般在每年3月份培育幼苗,5月中旬移植到水塘里,从8月上旬开始采摘,到10月初基本采摘结束。谈到芡实的销售情况,惠金堂的儿子惠正国说:“目前平均每斤‘鸡头米’的价格超过了60元。”
今年惠金堂的种植基地从9月初开始采摘,“头水”芡实上市,行情很俏。“这与原先在外跑收割机相比,收入翻了4倍,真是名副其实的‘金豆豆’。”惠金堂乐呵呵地说。
掀开水面深绿色的叶子,对准水中黑乎乎的“鸡头”,惠金堂一刀砍下去,“鸡头”迅速漂浮到水面……“一把竹刀,一个网袋,芡实采摘工具很简单,但是采摘芡实却是个细致的技术活儿。”谈到采摘芡实,已经具有7年种植经验的惠金堂显得特别专业。一片叶子下面漂浮着十多个“鸡头”,大小不一,哪个是成熟的呢?“你看,这颗‘鸡头’果皮外凸,果实饱满,用手捏一捏,不咯吱咯吱响就能摘了,这就是成熟的‘鸡头’。一塘的‘鸡头’大概需要采摘8茬才能采完。”
基地的水塘里,15名采摘工人头顶草帽,正弯腰忙着采摘芡实。“今年的‘鸡头米’长得不错,我们最近每天都来采摘,从早上7点开始,一天工作8个小时。像我这个年纪,一天还能挣140元,心里很高兴。”采摘工人丁锁云开心地说。
“芡实经济效益高,周边村民都很感兴趣。”惠金堂介绍说,“下一步准备扩大芡实种植规模,提高种植效益,带动村里的农户增收致富。”
发表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