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最好的时代,已经过去了吗
创业最好的时代,已经过去了,我复盘互联网时候,惊奇的发现,所以互联网企业的创业,基本都是不盈利的,套现都靠资本市场,通常性的玩法是有个不错的年轻人,带着PPT,出来讲个故事,拿到天使轮,再做出一定的数据,吸引资本进场砸规模,规模砸出来了,就论估值,估值打满了,最后无法商业证伪,企业倒闭,其实无所谓。
所以在这个层面,成功与否预期与生意本身是否逻辑自洽没有关系,和所处时代的风潮大有关系,那时候很多资本忙着洗白,社会上又需要解决大量的就业,所以这个玩法就可以成立,但随着前端成本的不断拉高,互联网生意越来越难,一旦资本无法输血,立马就变得手足无措。
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为什么需要进行全行业侵略的原因,因为只有对传统行业进行掠夺,才能勉为其难自圆其说,而当时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创业,也不是为了这生意真的能赚钱,而是有着宏大愿景,想把自己做到大厂“生态”中,俗称卖身实现财务自由。
当时ofo的戴威没看懂,摩拜的老板看懂了,那当然两个不同的结局,说白了,互联网出行这种花头扒开了看一文不值,腾讯的流量切入,直接就能让这事儿没有什么争议性。
因为资本的追求的是快且暴利,什么获客成本,不重要,这里有一个亿,一年给我烧出五百万客户,B轮再加五个亿,我要百分之四十的市场份额,最后打包给BAT,至于用户的转化率和付费率,则不在考虑的范畴之内,甚至这批人有没有消费能力,都是未知数,很多没有下限的货色就直接把手伸向了学生群体,造出很多恶事。
如果我们从生意的角度上来,实际上就是计算获客成本和转化率,好的生意一定是赚钱的,但这种生意一旦做大了可能就会极其糟糕,创业者最大的问题在于容易被一个理想驱使从而忽略事物的本质,尤其是年轻人创业者在资本的加持下,几乎是烧钱打法,他不计算获客成本,但却忘记了资本的初衷是为了变现,所以最后还被踢出局。
互联网这种玩法完成了中国网络通信的基础建设,这句话翻译过来其实是,当下一切能创业的点子和需求基本是被挖掘完成了,后来者应该抱着生意的思路去思考问题,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向,资本的作用会削减,也就是说以前是资本赚钱,现在必须要证伪商业模式,让劳动力和技术赚钱,那么投资的回报周期势必拉长,资本的风险增加,从而更加谨慎。
成都的朋友跟我说回成都,成都有希望,我觉得很好,但前提必须建立在成都的工资收入三五内年没有很大的增长,这意味着企业在用工环境占据优势,成都以整整两千万人口干出的GDP,才差不多和杭州1300万持平,所以当下西南最大的优势,还是用人成本相对较低,技术的垄断性除了军工企业基本谈不上,很多互联网大厂把重营销的业务开在成都也是基于当前这个优势。
因为我发现,四川人普遍不爱出川,但偏爱往成都挤,所以造成了成都年轻人的内卷,而且成都的加班氛围不必北上弱,所谓的躺平只是说说而已,大多数人KPI背在身上只会导致身心俱疲。
跟跳跳兰老师聊下来我发现西南第二个优势,是政策,成都一定会在未来给到很好的政策扶持,因为川内根本就没有能打的核心支柱产业,政府在寻求产业聚集群,而北上广深和苏杭等沿海城市,已经有明确的政策扶持指向,但西南还没有,成都目前的上市公司,就一个养猪的新希望市值最高,这根本就很扯淡。
往后的西南势必要以消费和金融并行,这两块起来以后,其实才能谈科技,我认为区域环境决定的事情。
发表留言评论